2025-06-10 10:00:00
導讀
全球約7 億人受慢性腎病困擾,我國慢性腎病患病率達8.2%,但知曉率僅10%。腎臟作為人體 "過濾器",其早期損傷往往悄無聲息,而尿液中的生物標志物正成為破譯腎臟健康的關鍵鑰匙。近日,《Frontiers in Medicine》發(fā)表綜述,系統(tǒng)性梳理了腎臟疾病生物標志物的最新進展,為臨床早期診斷提供了全新思路。
一、研究背景
面對嚴峻的腎臟疾病形勢,早期篩查與精準診斷顯得尤為關鍵。腎臟疾病的診斷方法多樣,從傳統(tǒng)的腎活檢到現(xiàn)代的尿液生物標志物檢測,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(yōu)勢與局限。腎活檢雖為診斷“金標準”,但侵入性強、風險高;而尿液生物標志物檢測則具有無創(chuàng)、便捷、靈敏度高的特點,能夠精準反映腎臟損傷的位置與嚴重程度
二、精準定位腎臟損傷——生物標志物的分類與應用
生物標志物依據(jù)其解剖定位和病理生理相關性,可分為幾個大類:反映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及損傷的標志物、炎癥標志物以及與修復和纖維化相關的標志物。
文章從以上幾大類詳細描述了多種標志物及其臨床價值。
三、腎臟疾病診斷的前沿探索——新型標志物及組學技術:
文章探討了組學 (包括基因組學、轉(zhuǎn)錄組學、蛋白質(zhì)組學、代謝組學、表觀基因組學等) 在鑒定腎臟疾病中的各種生物標志物的應用,及相關的新型標志物。
●微生物標志物:DKD患者血液中產(chǎn)酸克雷伯菌基因拷貝數(shù)與腎功能指標顯著相關。
●代謝物標志物:尿中吲哚-3-丙酸(IPA)水平與腎小球濾過屏障功能呈負相關,補充IPA可改善蛋白尿。
●AI輔助診斷:機器學習整合尿蛋白組學數(shù)據(jù),可構建含29個肽段的腎纖維化預測模型。
四、從 "單一指標" 到 "精準拼圖"——生物標志物組合的價值
文章還探討了相較于單一生物標志物,多種生物標志物的組合檢測更能全面、準確地評估腎臟健康狀況。生物標志物組合的優(yōu)勢在于能夠綜合反映腎臟損傷的多個方面,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,同時還能更好地預測疾病進展和評估治療效果。
結語
腎臟健康,關乎生命質(zhì)量。隨著檢測技術的發(fā)展、現(xiàn)有標志物的研究深入及新型標志物的不斷發(fā)現(xiàn),未來尿液中的各種標志物成為破譯腎臟健康的密碼。
國賽生物持續(xù)深耕于腎臟疾病診斷領域,致力于將更多的尿蛋白標志物轉(zhuǎn)化為臨床實踐的有力工具,為腎臟疾病的早期篩查、精準診斷與個性化治療提供創(chuàng)新解決方案。
腎小管損傷標志物—AIM、BMGU、RBPU、UCysC
腎小球損傷標志物—mALB、TFU、IGU、AMGU
AKI的敏感標志物—NGAL
特殊腎?。ǘ喟l(fā)性骨髓瘤腎?。狵APU、LAMU
計算腎小球濾過率(eGFR)的標志物—血清CysC、血肌酐
白蛋白尿指標—ACR(尿微量白蛋白/尿肌酐)、PCR(尿總蛋白/尿肌酐)
原文鏈接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40370722/
Lu Z, Ni W, Wu Y, et al. Application of bio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kidney disease. Front Med (Lausanne). 2025 Apr 30;12:1560222.